IGCSE课程辅导
A-level课程辅导
IB课程辅导
中国成为留美学生最大来源国 带来“中国难题”

  据科学时报报道,11月14日,美国(USA)著名的“国际教育学会”与美国(USA)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联合发布报告指出,在2010到2011学年度,美国(USA)大学招收的国际学生增加了5个百分点,人数达到723277人。其中,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157558人,比上一学年增加了23%,居在美国(USA)际留学生人数之首。报告特别指出,中国留学生在美读大学本科的人数增加了43%。而这样的变化,全美高校都感受到了。

  据报道,美国(USA)商务部指出,国际学生人数的增长对美国(USA)经济影响极为显著,他们对美国(USA)经济的贡献超过210亿美元。但事实上,国际学生带给美国(USA)的还远不止是经济的增长。

  中国留学生带来的难题

  11月3日,《美国(USA)高等教育纪事》刊登了与《纽约时报》的合作报道,是由这两家媒体的几位记者合写的长篇文章《中国难题》。该文后来又刊登在11月6日的《纽约时报》上。两家重要媒体联合报道一件事情,并且同时发表同一篇文章,这种现象并不多见。由此可以推断,两家媒体对此事持有同样的重视态度,同时也应该代表着他们对此事持有共同的看法和观点。

  该文首先以特拉华大学为例,说明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美国(USA)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在校园里,人们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的中国留学生。而数据表明,在2007年,该校只有8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现如今,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517人!像特拉华大学一样,很多美国(USA)高校对录取中国留学生也是情有独钟,因为这些学生基本都来自中国的中产阶级,支付得起美国(USA)高校昂贵的学费。而中国留学生的到来,既可以使美国(USA)高校获得经济利益,也可以推动美国(USA)高校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倾向。

  但中国留学生同样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是难题,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来。因此,很多留学生到美国(USA)后,是要先参加英语培训,在英语过关之后才能正常上课。而有些人的入学资格本身就是有附加条件的,即必须通过英语培训考试并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入学。但让美国(USA)人感到不解的是,很多学生经过一个暑期的培训,分数可能有了很大提高,但其真实的英文水平却依旧没有太大改变。据此,爱荷华州立大学招生委员会的帕克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在他们看来,学习(英文)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因此,他们是在学习考试,而不是在学习英语。”总体来看,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听课有困难,更难以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中国留学生没有看上去的那么优秀。所谓看上去,对比的是其当初的申请书以及所提交的相关材料,说的是中国留学生并不像书面材料所证明的那般优秀和出色。由此,引出了在中国特别是大城市极为发达的留学中介的话题。该文花了大量的篇幅、说出了种种事实后提出,很多中国留学生的申请书特别是个人陈述,都是由中介代笔的——当然,这是要付费的。这一点可以从一些个人陈述相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看得十分清楚,而很多中国留学生对此也并不避讳,坦然承认。比如,无论是申请书等材料上的说明,还是学生的分数,似乎都证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让美国(USA)大学在录取中国学生时,不得不下大力气去区分哪些是好的申请书,而哪些同时又是真实的申请书。

  第三,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除了可能是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所造成的原因外,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都不爱发言,几乎从不参与课堂讨论。在特拉华大学的一个中级会计学课上,最初有35位学生,其中17人来自中国。但在几周后,其他18位非中国学生中,走了15位。教师在谈到美国(USA)学生逃走的原因时说,他们都说这门课的课堂气氛太闷了。这位教师自认属于上世纪60年代的自由派人士,非常赞同校园的多元化,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课堂氛围确实太糟糕了。与中国留学生相比,美国(USA)学生在课堂上简直就是喋喋不休。当然,这一点似乎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USA)人看来,几乎亚裔学生都不善言谈,在课堂上更是少言寡语。即便面对老师的提问,亚裔学生也多以微笑或者极为简单的回答应付了事。这让很多美国(USA)师生感到困惑与不解。

  第四,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美国(USA)社会。这来自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感到自己并未受到欢迎,甚至在课堂上提问都会受到漠视。但另一方面,美国(USA)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一些行为则颇为不解。在特拉华大学,英语学院的院长斯蒂文斯提出,由于两国国情不同,美国(USA)形象在中国并不太正面,而中国学生来到美国(USA)后,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人,却并不信任美国(USA)师生。他举例来说,新生到校是要求住校的,但有些中国留学生在交了住宿费后,还是在校外租了房子居住——这实际上违反了校规,但他们不愿意与美国(USA)学生合住。而且,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也不怎么参加学院的志愿活动。在今年夏天的一次活动中,参加者约有400名学生,分别来自40个国家,但只有10个中国学生参加。而且中国学生总是不断地在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他们不是听从顾问的建议去修自己应该修的课程,而是想方设法把自己调到可以和来自中国的学生一起上课。这同样让美国(USA)师生感到费解。

  第五,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最为严重。文章谈到,让美国(USA)高校感到头疼的地方很多,除了上述申请书由他人代写这种作假方式之外,还包括托福成绩作假,论文写作抄袭等。在特拉华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抄袭和剽窃几乎是首要问题。斯蒂文斯院长说,他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把维基百科上的四个词条全都背诵了下来,在用得着的时候,就把它们默写下来加到文章当中。这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他认为,这应该是被教育误导所致。

  美国(USA)高校如何应对“中国难题”

  应该说,上述问题带给美国(USA)高校的冲击是巨大的,他们也在努力适应中国留学生的状况。从目前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上,大致可以看出有如下方法。

  首先,美国(USA)高校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材料的审查力度。

  其次,一些美国(USA)教授称,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中国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在考试时,要求学生把书籍放到教室的前面从而防止学生作弊。降低对课堂参与程度的要求,以保障外国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过去会要求学生一学期作两到三个演讲,但现在只会要求作一个。

  再次,美国(USA)高校尽量事前提醒和加强教育。在今年9月份的入学情况介绍时,斯蒂文斯院长面对众多中国留学生给出的警示是:我们讲究的是原创,这就意味着我们决不作弊!你们都非常聪明,请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写出自己的论文。

  从目前看,美国(USA)高校面对的首先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学生市场,其次才是留学生来到美国(USA)后所带来的“中国难题”。中国市场如此巨大,让他们难以割舍,而中国学生的优秀也让他们无法拒绝,就连哈佛大学也在2010~2011学年招收了大约40位中国留学生。但与此同时,美国(USA)高校也确确实实感到了中国留学生所带来的问题如此棘手和难以应对。以托福成绩造假为例,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路易斯先生就坦言,我身在美国(USA),要我去发现一个国际学生的托福成绩是假的,这太难了。文章在最后说,对于像斯蒂文斯这样从事国际学生工作已经将近30年的人来说,中国留学生依旧像一个密码一样等着他去破解。

  而这,或许需要假以时日。

  “难题”根源还在中国教育

  郭英剑

  《高等教育纪事》的文章洋洋洒洒,有事实和数据,但它却给我一种受到了“文化震撼”的感觉。中国学生来到美国(USA)后,让美国(USA)师生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所产生的结果让他们感到震惊。应该说,文章还是客观的,因为它并非在谈现象,而是试图从不同文化的深度上去挖掘上述问题。即使该文浓墨重彩的学生抄袭这样可能牵涉到个人诚信的问题,文章也都谈到了中国学生在中国所受到的不同教育,比如对于个人主义的不同理解,对于知识产权的淡漠认识等等,而并没有一味地指责和抱怨。

  但若站在中国学生的角度,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该文取样少,无法涵盖所有中国留学生的情况,重要的是,该文所谈到的问题,并非都应该由中国学生去负责。以学生无法融入美国(USA)社会与文化为例,就是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与历史有关,在历史上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裔一直处于非主流的地位,被边缘化、遭受社会歧视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它也与现实有关。经过几十年的社会进步与发展,这种现象虽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在当代美国(USA),社会歧视现象依旧存在,尽管它表现得可能并不十分显现,甚至可能是隐形的,让你有所感却说不出来。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到美国(USA)后可能或多或少都会遭遇过这样的感觉,甚至遭遇个别显现的不公也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我们也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纪事》中所谈的大部分问题,毕竟还是我们中国的广大师生耳熟能详的问题——很多问题确确实实客观存在。如果我们认同上述文章的“中国难题”确实存在,相信大家也会同意说,这些难题并非中国留学生的个人问题——哪怕是文章所提到的很严重的抄袭等个人诚信问题,讨论也不应该止于学生的个人品行——如果深究下去,我们大概能够得到一个共识,即这些问题即便不能说完全归于中国的教育,那它们也与中国的教育有关。

  我以为,要想破解上述非常具体的“中国难题”,根源还在改变中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具体而言,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教育理念而言,应该以培育人为教育之本质。知识传承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传授知识不能再以背诵为目的和手段。其次,就学生而言,接受教育应以创新为基点,而所谓创新,就是学会如何与他人不同,而不是学会千篇一律。再次,整个社会应该重视知识产权,但也可以从教育学生入手。就教育而已,仅只会背诵他人的篇章,人不过变成了活的复读机。而在考试时或者写作论文时,把别人的东西毫无创意地再重复一遍,这就牵涉到个人诚信问题了。最后,就教师而言,其教育方法不能再以仅只是传授知识为主,而更多地应该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说,教师真正应该做到的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美国(USA)名校介绍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耶鲁大学 斯坦福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肯特州立大学 辛辛那提大学 内华达大学
巴纽约州立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 芝加哥大学 杜克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西北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波特兰州立大学
南加州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罗切斯特大学 阿德菲大学
美利坚大学 匹兹堡大学 安德鲁大学 特拉华大学
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 戴顿大学 爱达荷大学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塔夫斯大学
克拉国际出国留学频道

相关阅读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留学最新政策

申请留学院校咨询服务热线:400-8013-655 51294614

在线免费填写留学院校申请表

【克拉国际教育温馨提示:本站仅提供预约咨询课程辅导服务】

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

在线报名
项目
姓名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