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申请美国(USA)高中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在近5年来呈爆炸性增长。数据显示,05/06学年在美国(USA)私立高中读书的中国学生只有65人,而在10/11学年,这一数字暴涨100倍至6725人。为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青睐美国(USA)高中留学呢?这与美国(USA)高中教育的独特优势有着紧密的联系。
美国(USA)学制 VS 中国学制
据报道,美国(USA)中小学教育的学制和中国的学制是一样的,都是十二年。在美国(USA),一般是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4年;或是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不管怎样,高中4年是雷打不动的。在美国(USA),“儿童的天堂”和“青年的战场”的分界线是高中。因此,美国(USA)人给“转型期”的高中多加一年,目的之一是让那些“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应付“高考”。
反观中国的高中,实际上是3年变2年——用2年时间读完3年的课程,用最后1年时间来复习高考。
一年考7次 VS 一年考1次
在美国(USA),孩子也有“高考”的压力,但是与中国的形式截然不同。美国(USA)没有类似中国的这种一次性的高考,但也有供高校录取参照的全国统一标准评估考试——SAT.由于SAT的成绩两年内有效,且每年可以报考7次,许多高中生会从高三开始时就报考SAT,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为止。美国(USA)的大学在录取时,会根据自身要求向学生索要SAT成绩。因此,美国(USA)“高考生”心态相对轻松。
中国的高考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份的7号、8号、9号。上何所大学,均在此一搏,可谓是一考定终身。
“学什么,考什么” VS “考什么,学什么”
综观中美考试的差别,核心在于: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学为考试服务。
美国(USA)学校的情况是学什么,考什么。课程在先,考试在后。教学是主动的,学生也是主动的;教学引领着考试,考试是被动的,考试自始至终为教学服务。你只要学会了该学的东西,考试就掌握在你手上。
热闹闹的讨论 VS 静悄悄的课堂
在美国(USA),上课时对学生的坐姿没有苛刻的要求,有的老师也常常坐在课桌上,以更为亲近的方式为学生授课,所有的课程学习基本都是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的,非常热闹。除了课堂讨论外,学生还会经常被要求做演讲展示(presentation),准备幻灯片,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向同学讲述自己的观点。
而中国的课堂上,大家都坐得比较端正,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自习课上,大家各自做题,或者默背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也是非常安静。
“恋爱式”招生 VS “没得商量”招生
旅美作家黄全愈曾在《“高考”在美国(USA)》一书中提到,美国(USA)大学招生像在“谈恋爱”,大学和申请者之间相互追逐的过程可以谱写一部非常有意思的“恋爱三部曲”。
第一阶段,大学追着学校抛绣球,把考生“追”得迷迷糊糊。美国(USA)的高中生从高二的时候就会参加所谓的“高考的预考”,即PSAT考试,高三又会参加第二次PSAT考试。各大学会向举办PSAT考试的机构购买有关成绩段的资料,经过分析后,变向考生发出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件,有单刀直入式的、有缠绵温柔式、有问题引导式、有自吹自擂式的……与“求爱”信“同行”的,还有各种咨询卡和设计精美的画册。但是这个阶段,考生千万不要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为自己只要答应,就能被录取。
第二阶段,忐忑不安的学生反过来“追求”拿起架子的大学。在这一阶段,学生终于决定要接下谁跑出来的“绣球”了,当申请材料寄出去以后,学生发现这些拼命搞“邮件轰炸”的大学突然“牛气”起来,自己从被捧着的“大爷”变成了张爱玲口中的“低到了尘埃里”的家伙。当你把自己的条件摆出去,等待别人的裁决时,主动权在别人手上,你只好等待“宣判”了。这会儿就轮到申请者反过来拼命给大学灌迷魂汤,不断向教授“套磁”,不断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第三个阶段,申请者又要拿架子,“吊起来卖”了。等到大学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就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我们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都给了,实在有意见请提出来,可以再商量。接下来,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出试探性的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你回访学校,给予你申请更高一级奖学金的资格,要求你在大学建立一个电子邮件户头,邀请你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
这个时候,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进行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申请者:决定是否接受学校的录取的期限很快要到了,你需要把回执卡寄回学校;期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仍未收到你的回执卡,我们设想不是邮件寄丢就是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最后决定的期限延迟到6月15日……
而在中国,考生多是处于“推销”自己的境地,没有在数所大学之间讨价还价的机会和地位,总是抬头仰望高校……中国有的省份的考生甚至要在不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填报志愿。
一考定终身 VS 差一分照样能上哈佛
中国的高考招生标准“简单明了”:高考成绩。上重点,还是念三本,以分数线为标尺,简单明了。即便你离重点线只差一分,也上不了重点大学。考什么分上什么学校,是中国高校招生标准中不变的准则。中国的“高考公式”是:好的高考成绩=好学生=好学校。上没上线,简直是两个世界。
旅美作家黄全愈曾举出朋友小孩的例子。这个女孩成绩一直很好,并且心地十分善良,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坚持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但是高考,女孩考出个“绝分”,离终点线仅一份之差。而正是因为这个一分之差,她最后只能去了个一般的大学。而在美国(USA),如果是申请多么有名的“常春藤”名校,一个坚持五六年帮助他人的学生,外加平日的成绩很好,哪怕“高考”之差一分,也并非完全没有被录取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USA)高中教育无论在教育体制还是教学方式上均与国内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是吸引中国学生申请美国(USA)高中留学的重要原因。以上是美国(USA)高中教育优势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USA)高中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USA)留学问题,欢迎咨询克拉国际出国留学专家。
克拉国际美国(USA)留学网免费赠送价值1万元的留学规划
免费出国留学评估
克拉国际出国留学网咨询电话:400-8013-655、400-8013-655
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