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竞赛一直是一种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的竞赛类型。不管是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写作竞赛都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在申请方面的硬实力。
纽约时报信息写作竞赛
01
竞赛介绍
《纽约时报》信息写作竞赛是由《纽约时报》主办的全球性中学生写作竞赛,旨在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简称NYT/时报)是美国最大的本地都市报,也是美国三大报纸之一,在全世界发行,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时报每年都会滚动开展一系列写作竞赛,邀请全球各地的青少年参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时报写作竞赛作为全球写作/文科竞赛中最受关注与欢迎的比赛系列之一,竞赛形式多样,主题涵盖多领域,每年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万的中学生参与其中,被誉为“写作类竞赛天花板”。
国际青少年信息写作竞赛是《纽约时报》写作系列竞赛之一,于2024年初在时报官网首次开设,上线即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比赛的目的是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任务,同时学习如何将领域内专家的知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首届比赛共收到了2223份作品,选手们的创意范围与创作热情令人惊叹,让人们看到了那些以前没有意识到但非常重要的技能,例如“如何修理马桶”、“如何优雅地摔倒”、“如何与袋鼠搏斗”、“如何与你的暗恋对象交谈时不要像个会说话的土豆”等。
获奖选手的作品文章将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官网上,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将阅读到其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写作才华的宝贵机会,增强个人国际曝光度。如今,国内外各类院校对于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出色的写作能力都是名校申请的一大亮点。积极参与国际写作竞赛并取得一定成绩,不仅有助于突显个人实力,还为个人履历添增独特加分项,尤其能为想要申请顶尖院校的同学们提供有力支持。
02
竞赛时间
比赛报名与提交截止:2025.2.12-2025.3.12
参赛年级:13至19岁的初高中在读学生
比赛获奖名单公布日期:2025年5月以后
03
竞赛规则
竞赛题目:
以《纽约时报》杂志上长期连载的“小贴士”专栏为范例,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简短描述如何完成(几乎)任何一项任务。
只要你的主题适合面向家庭的报纸,你可以阐述任何你想表达的内容。但在你的文章中,你必须找到一位相关主题的专家进行采访,并引用其观点。
竞赛要求
学生以《纽约时报杂志》长期刊登的Tip Column为例,写一篇关于如何完成任何任务的简短描述,字数不超过400字。只要主题适合家庭报纸,你可以解释任何你喜欢的,包括Tip已经做过的任务。但是你必须在整篇文章中找到、采访并引用一位专家的话。
竞赛面向全球 13 至 19 岁的初中或高中在读学生。大学生不能参赛。此外,19 岁或 19 岁以下已完成高中学业但正在休学的学生或尚未就读大学的学生也可参加。所有未满18岁的学生必须获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参赛许可。
每个学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单独参赛。
竞赛形式:文章篇幅需控制在400个单词以内。
作品必须是你自己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由他人代写或由人工智能生成。
你必须找到、采访并引用一位相关专家的观点,但此人应与你没有亲戚关系。
在提交时,请确保你的作品尚未在校报、其他比赛或其他任何地方发表过。
提交的作品应适合在家庭报纸上发表,请不要使用脏话/可能引起不适的内容。
作为提交作品的一部分,选手还必须提交一份创作者声明,以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在创作者声明中,试着从作品中抽身出来,反思并表达出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做、难在哪里、容易在哪里”。这份陈述声明仅供时报工作人员阅读,为比赛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帮助比赛了解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创作的,很大程度上能改进竞赛使其变得更好。创作声明不会用于评审,也不会将其与获奖作品一同发表。如果日后决定使用这些声明发布有关学生创作过程的信息,会在引用你的声明之前征得你的同意。换句话说,这是非正式的,只要做你自己,诚实地表达你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创作的。
04
竞赛含金量
名校认可:耶鲁、斯坦福等Top30院校明确将纽时竞赛列为申请加分项。
职业跳板:获奖经历可助力未来申请新闻、传媒、科研类专业。
思维锻造: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远超传统学术写作价值。
05
竞赛亮点
✅ 零门槛参赛,参赛无需任何费用
✅ 顶级平台背书,备受名校青睐的写作类竞赛天花板,久负盛名的“爬藤神器”:《纽约时报》主办,时报记者+全球教育专家的专业评审阵容,赛事公信力与含金量双重认证。获奖作品文章直登时报官网,全球读者见证,展现跨学科能力与学术写作实力的绝佳机会。
✅ 文理兼修的普适性赛道,覆盖从生活技能到学术议题的多元主题,文理科学生均能玩转人文表达,丰富个人简历。创意无边界,生活化主题同样闪光,个性才是竞争力。
✅ 真实新闻记者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规定采编训练,能够锤炼学生的信息溯源能力。参赛未获奖亦有价值,超90%未获奖选手反馈“筹备与采访陌生专家”的经历显著提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与自信心。
06
竞赛备考攻略
1.写文章的第一道关卡是要想出对你来说有趣或重要的技能,从而深入探索。以下问题可以帮助启发你的灵感。
1. 你或你的朋友或家人现在正为哪些问题而苦恼?比如,如何填写 FAFSA、如何申请大学。
2. 什么事情是你这个年龄的人知道很多而年长的人可能不知道的?
3. 你认识什么专家吗?答案可能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你知道你的数学老师是让代数变得有趣的专家。但也可能是更微妙的事情,你的数学老师可能还拥有另一种身份~狂热的漫画收藏家。回想一下你认识的青少年、成年人甚至儿童,他们都是某些技能或特定领域的专家。
4. 你能做好哪些事情,无论它们多么微不足道?
5. 你认为哪些话题可以切实找到专家进行采访?
6. 哪些话题足够具体,你可以用400字或更少的字数来详细解释?
7. 哪些话题范围很大,但可以细分?例如,如果你选择了“学习烹饪”,那么你可以列出这个大目标中的具体技能,例如切洋葱、烤巧克力饼干、或用面条做一顿健康的饭菜。
8. 你认为哪些主题可能会让普通受众最感兴趣?
9. 无论看起来多么微小或愚蠢,你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事情是什么?例如,从“记住我把钥匙放在哪里了”这种微小技能到“学会做饭”这样更远大的目标。
10. 你希望自己拥有哪些体能技能?既可以是某项运动或某项爱好所特有的技能,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的技能,比如,攀爬铁丝网。
1、选题技巧:
以小见大:如“外卖包装如何影响微塑料污染”,比泛谈环保更易深入;
贴近热点:参考纽时当周科学版头条(如2024年AI伦理、碳中和新技术);
跨学科视角:尝试用人文角度解读科技议题,例如“算法如何重塑青少年社交心理”。
2、结构设计:
悬念开头:用故事/数据钩住读者(例:“全球每年2.4亿吨塑料垃圾中,67%来自你忽略的生活细节”);
专家金句:引用权威观点强化可信度(如麻省理工教授对可持续材料的评价);
读者共鸣:结尾呼吁行动或引发反思,避免单纯说教。
3、语言风格:
比喻化表达:将“碳纳米管”类比为“分子级乐高积木”;
数据可视化:用“每节省1度电=种0.5棵树”等通俗换算降低理解门槛。
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